防霉劑的由來與分類
防霉劑的由來與分類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國外就已經高度重視防霉劑的研究。世界每年有相當數量的涂料和涂膜材料耗損在腐敗和霉變問題上,涂料用防霉劑發展很快。歐美注重開發有機體系防霉劑,日本側重開發無機體系防霉劑,而我國防霉劑起步較晚,對各種體系的防霉劑均有研究,陸續有新成果報道和新產品出現。
從化學結構及來源上看,防霉劑分為無機防霉劑、有機防霉劑、天然防霉劑和復合防霉劑4類。
有機防霉劑譜廣、作用快、抑菌防霉效果好,但部分有機防霉劑耐熱性較差,防霉作用持續時間較短,有一定毒性。
有機防霉劑主要有酚類化合物(取代芳烴類)、元素有機化合物、含氮有機物、含鹵有機物、含硫有機物等。這種分類方法不夠嚴謹,同一化合物可歸屬不同的類別。有機防霉劑與微生物的細胞膜接觸時,同細胞膜融合逐漸進入細胞,通過對細胞器、蛋白質、核酸等結構物質的作用,使細胞內容物、酶、蛋白質、核酸損壞,抑制細菌和霉菌的繁殖,達到抑菌殺菌目的。
無機防霉劑應用廣泛,種類較多,通常是銀、銅、鋅等金屬離子抗菌劑和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鈦、氧化鋅等納米抗菌劑)??咕鷻C理有接觸反應假說和催化反應假說。
接觸反應假說是金屬離子與細菌接觸反應造成細菌固有成分被破壞或發生功能障礙,導致細菌死亡。催化反應假說是在光的作用下,金屬離子及納米顆粒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激活水分子和空氣中的氧產生羥基自由基及活性氧離子,短時間破壞細菌的增殖能力,致使細胞死亡,起到抗菌作用。無機防霉劑抗菌譜廣,使用安全、耐熱、持續性好,成為抗菌防霉劑領域的研究熱點。有的無機防霉劑性能不佳,近年報道納米氧化鋅具有一定的防霉性能,但在實際應用中,其防霉性能有限。
氧化亞銅為紅色或暗紅色八面立方晶系結晶性粉末,大量用于船舶防霉,使用成本低,尤其適用于軍用防霉涂料,用量為涂料總質量的40%左右。偏硼酸鋇為白色斜方晶系的結晶粉末,主要用于水性乳膠涂料的防霉,一般用量1% ~ 2%。
天然防霉劑大多數從動植物中提煉精制而成,包括殼聚糖、血清蛋白、桂皮油、羅漢柏油、大蒜素和天然酚類等。將天然貝殼、蟹類、蝦類、魚骨及昆蟲等動物殼體非常堅硬的部分,脫去N-乙?;@得殼聚糖。天然防霉劑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不產生污染,生物相容性好。但天然防霉劑耐熱性較差,160 ~ 180 ℃開始炭化分解,藥效持續時間比較短,應用范圍受到較大限制,大規模商業化尚待時日。
單組分防霉劑在使用時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殺菌譜較窄、用量較大、時效短、成本較高,有些防霉劑生物降解性和使用安全性差,對環境影響較大。根據不同防霉劑的防霉特點,將不同的防霉劑進行復配,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節約防霉劑新產品的開發成本。
TAG:   防霉劑的由來與分類
- 上一條工業防霉劑存在哪些差距
- 下一條防霉劑可以運用在那些產品上面